随着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抖音”、“网红”、“直播”这些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张晓辉是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张扬村一名80后农民。每晚6点半,他会准时进入淘宝直播间,面对摄像头,津津有味地边吃刚煮熟的玉米边介绍自家种的玉米,不一会儿就有人询问、下单。
拥有300多万粉丝的快手主播“爱笑的雪莉吖”袁桂花,生活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雷寨村。有一年临近除夕,她在家直播吃自制腊肉,“老铁”们见她吃得特别香,纷纷留言求购买,此后,不仅是腊肉,还有腊肠、豆腐乳、烤米酒等自家土特产,通过袁桂花的直播摆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餐桌上。
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大学生、扶贫带头人甚至村干部和县长,都当上了农产品销售的主播,吸引了大量粉丝。
而生活在农村的质朴可爱的农民也可以利用直播平台展示乡村生活点滴,分享他们的才艺,成为了“网红农民”。
这种直播内容最直接的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乡村的真实面貌,成为了乡村旅游宣传新窗口。这种带有“泥土味”的直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美化,反而大获网民异乎寻常的欢迎。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更好的发展多元化利用现代手段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景区知名度振兴乡村文化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方向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乡村旅游与直播的那些事儿。
丰富乡旅表现形式
未来乡村文旅直播的主体应更加多元化、专业化、趣味化。这首先要求主播对相关的景区领域必须足够熟悉,能给受众提供既新颖又好看,既比较专业又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信息,以期能够完成变现,并积聚粉丝,实现持续带货和品牌传播效应。
别丢了乡村旅游中的“泥土味”
乡村旅游中往往最吸引游客的就是乡村这两字后的“泥土味”。再利用直播平台时展现的应是乡村生活最真实的状态,少些艺术修饰,最重“真实”二字。
有的只是农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客观全面呈现。清晨的田园 晚间渔家的鱼苗喂养…等等“泥土味”生活…
这些虽看着不如高楼大厦那么“精致”,但正是这样的真实和鲜活给以现代都市人以视觉冲击,与自己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对田园生活向往构成了巨大反差。正是这种反差,让每一位城市生活的人产生对乡村旅游的兴趣,成为乡村旅游的“潜在消费者”。
放大独属于自己的乡村style
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泥土味”,那景区最重要在利用直播平台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并放大自身特色,展现最独特的一面。
我国乡村旅游目前虽正属于黄金发展期,但同质化愈发严重的问题也须警惕。
景区应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在学习成功案例时,应借鉴方法来因地制宜,取其精华,创造自身特色。在利用直播平台时, 放大独属于自己的乡村style,吸引客源。
现代乡村接地气与高雅并行
现如今,乡村再也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黄土坡坡,而是美丽乡村、现代乡村。虽然还有着自己的“泥土味”,但小编发现现代乡村同样高雅。
将“直播平台”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不只是单纯为了提高关注量,而是展现乡村旅游的美好、乡村生活的朴实,来让更多人选择乡村旅游,重视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