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国家财政在农业产业上也增加补贴力度,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类型的农业投资项目,个个都是上千万、上亿的资金扶持。
只要创建通过,国家先行补助1亿元,用于园区建设。
自2017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到2020年底共批准创建了138个、认定了4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将1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在引领带动本地区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示出广阔前景。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20〕10号),要求各地要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因素,统筹推进国家产业园建设。根据产业园相关因素,中央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认定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的具有明确区域范围、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案例:
名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改传统的水稻-油菜种植模式为“稻菜轮作”种植模式。计划今年播种粮食100.78万亩,种植蔬菜45万亩,种植蔺草3.5万亩,水果面积稳定在29.5万亩;同时,整合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园区内农田基础设施按照“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旱涝保收”标准规划建设。此外,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在园区建设中,不断强化技术服务和创新,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财政部在2017年发布《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确定了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这无疑是继发展特色小镇之后农村发展的又一“新蓝海”。
案例:
名称: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
特色:整个项目区域划分为一镇四区的功能结构,坚持以农为本、突出田园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充分考虑农民利益,让农民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聚合效应,以水果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油田牡丹、猕猴桃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新兴产业,逐步构建三大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创建通过国家给予5000万元补助资金。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新形势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作出了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
要发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带动作用,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示范园建设,吸纳更多农民工入园就业创业,从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案例:
名称: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农村产业发展示范园
特色:以汝瓷文化产业为龙头,特色种植养殖为基础,休闲观光旅游业为纽带,建设以元宝枫为主的木本油料深加工基地,形成“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产业链。探索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农户”的纵向产业融合模式,形成了区域优势主导产业。
根据2015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农业部决定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各类经营主体。
按照“一年有规划、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的总体安排,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培育打造和创建一批产业融合方式先进、经济效益显著、产业集群发展高效、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新经验,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根据先导区发展规划,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加大对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案例:
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特色: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有“关陇锁钥”之称。其得益于自然环境优美、久负盛名的六盘山庇护。气候湿润,可谓避暑胜地。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奇山异水古已有之,颇受人们称道。
以上内容根据2019年与2020年国家农村产业建设补贴政策为预测,具体实际补贴金额与相关内容以届时国家颁布的实际政策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