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是在新媒体时代政务服务衍化出来的新产物。政务新媒体能够推动政府公共治理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实现政通人和。
传统政府服务结合互联网需要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获取更多民众的信任;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以利用新媒体获知政府的最新动向,对政府政策进行深入理解,为政策落地提供支持与助力。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型平台和越来越多的新型应用,政府部门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评估自身与新媒体功能的适配性,打造“政务+互联网”新模式。
以服务群众为导向
政务新媒体并不是传统官办媒体的网络版,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银川市政府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改革与发展的布局,不断推进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打造了以 @问政银川 为龙头和核心的新媒体矩阵集群。
同时串联公安、交通、教育、人社、宣传、卫计、妇联、市场监管、法院、环保、旅游、气象等中坚力量,共同围绕职能定位,在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办事服务、城市推介和舆论引导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有学者对银川政务微博长期观察和研究,对银川所创树和建构的“互联网+社会治理” 称为“银川模式”。
具备一定的功能性
政务新媒体的服务性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在自身具备的功能属性。新媒体的形式不仅是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和应用,还有自行开发建设的程序或移动客户端等。
西安“政策通”可通过西安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移动端、小程序等多个端口实现在线查询、浏览和咨询相关政策。
“一口三端”同时上线运行作为全市政策服务总入口,在“西安政策通”服务端口打造简便实用的经开模块,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类型,智能筛选、精准推送个性化惠企政策及服务指南,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通过“信息+服务”增加用户粘度
向“信息+服务”深耕政务新媒体已实现由单一信息发布、突发舆情应急向“信息+服务”的转变,并普遍重视接入政务服务的入口设置。在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便民为民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功能。
2019年4月,微信公众号“湖南高速警察”推出新功能,驾驶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湖南高速警察”处理相关交通事故。“湖南高速警察”已先后开发了“违法举报”“事故快撤” “一键定位”等十余项服务功能。
传播话语亲民化、可视化
在内容与表达方式上克服了官方话语“高高在上”的问题,更接地气,需要更加亲民化,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青睐。以短视频、微直播、微访谈、长图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也逐渐被政务新媒体运用到运营实践中。
《人民法院报》微博@人民法院报 借由“约会可以去法院观看开庭吗”的网友调侃,发布“最强法院约会攻略”,介绍了到法院旁听开庭的步骤,网友纷纷表示“想去”,引发了各级法院政务官博的“共鸣”与扩散。“约会攻略”创新了法院与网民的互动形式,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宣传线下旁听庭审,线上观看庭审直播。
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政务新媒体已然成为政府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务互动的重要工具和渠道,政务新媒体的作用与功能不容小觑。
泰山四方文化传媒集团作为综合型文化传媒服务公司,在新媒体运营领域有着专业的实践经验,现如今已扩展了软件开发、APP开发、小程序开发、网站开发、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能够更好地为政务服务品牌提供更多元的策划方略,助力打造政府高品质的政务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