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依旧采用集体创作的方式,是由多个分别独立的小故事构成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五位主角的家乡故事,展示脱贫成果,抒发家国情怀。通过电影故事化和场景化幽默演绎出,医保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展现了中国这71年来我国农村发生的新变化。随着故事的展开,所有观影者在跟着主演们一起体会家乡变化,祖国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感动于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朝着共同富裕小康的目标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坚持。
第一个故事《北京好人》将镜头对准在北京漂泊的异乡人——张北京,亲戚无钱医治甲状腺癌,七八万的手术费用让两人发难。张北京放弃买车计划,帮助亲戚治了病,等返回家乡时,被告知其实亲戚已经买了医保,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曾几何时,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极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如今有医保和新农合,群众身体健康有了保障,看病不再发愁。全面覆盖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利于普惠群众的便利。
第二个故事《天上掉下个UFO》讲述中秋之夜,贵州黔南距离中国天眼仅15公里的阿福村惊现神秘UFO,轰动全国,游客趋之若鹜,炒热阿福村旅游经济。随着节目组、科学家董科学深入村中调查,逐渐揭开UFO的秘密。
电影的拍摄取景地贵州省拥有“世界第一、中国唯一”的射电望远镜,还包括“大贵州滩”——全球三叠纪时期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各类地质遗迹保留最全最好的孤立碳酸盐台地,其通过紧抓自身独特的科技旅游资源,以天文为主题,发展天文产业,推动贵州科技旅游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
平塘县把克度小镇打造成了一个集科研、科普、旅游、教育、培训、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小镇。像贵州省平塘县这样依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脱贫致富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17%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惠及约1200万人。
第三个故事《最后一课》讲述的是范伟饰演的一位老教授脑梗引发老年痴呆,老教授的行为变得异常奇怪。医生说,老教授的思想已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小学校。曾经老教授用十年青春改变了全村孩子的未来,这样的恩情,促使村里人要还给老教授一个当年的场景。
乡村教师无私育人,学子长大成才回报家乡,正是这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
同电影中陕西榆林的毛乌素沙漠一样,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经过30年的治理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30年,库布其人俯身沙海,自己试验、自己证明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库布其治沙模式——“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
截至目前,库布其被治理总面积达到6460平方公里,超过沙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沙进人退”的历史从此终结,这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成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 。
最后一个故事《神笔马亮》中沈腾饰演的马书记瞒着妻子“去俄罗斯学习美术”,实则到附近的村里当上了“第一书记”。在这里他和农民肩并肩、面对面、利用自己美术特长带领乡亲们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围绕“稻田画”开展特色旅游,深入挖掘市井村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乡土文化。
同电影中的“稻田画”一样,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通过种植不同颜色的水稻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画的主题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高空俯瞰,十分壮观。
影片五个故事单元原型地选择来自祖国的东西南北中,他们就是中国无数普通传统村落巨大变迁的真实写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乡村为“三农”之核心。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已取得巨大成功。“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